- 搜索
浦江整治水污染 水質改善
近幾個月來,浦江縣各條河流的糟糕水質引起了不少市民和媒體的關注,由于大規模不規范的水晶加工,以及大量外來人口進入給浦江帶來的巨大生活污水壓力,讓包括浦陽江在內的浦江多條河流變成了污染嚴重的“牛奶河”,多條河更是達到了劣五類水質。為此,浦江政府及環保局等各部門積極反應,采取了一系列治水行動,五個月來,取得了不斐的成績。
日前,記者從浦江環保局了解到,自今年4月整治以來,“水晶之都”浦江縣一共拆除違法建筑180萬平方米,取締無照水晶加工戶9971家,“個轉企”432家。“母親河”浦陽江流入下游諸暨的斷面水質,已經擺脫劣五類,連續5個月考評優秀,源頭支流壽溪的水質,也從常年黑臭的劣五類改善為二類水質。
“ 現在小作坊基本上已經關掉了,規模大的是保留下來的。”浦江縣浦陽鎮金坑嶺一家水晶廠廠主老馮告訴記者,浦江縣幾個月來的治污,讓浦江的水質有明顯的好轉,自己家門口的河水也變清了很多。
“水晶之都”頻現“五彩河”
水晶是浦江的支柱產業,浙江省水晶工藝制品協會理事、浦江縣阿里水晶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忠誠告訴記者,浦江的水晶產業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,從最開始只有幾戶人家在做,到如今38萬浦江人中,有20多萬人從事著水晶生產加工工作,其中大部分是外來人口,小作坊更是數不勝數。
但由于前幾年市場發展很快,不少無照小作坊甚至一些大的水晶廠都沒有安裝沉淀池,生產污水直接排向河流,使許多河流成為了被污染的“五彩河”。
老馮的水晶廠開了6年了,是被保留下來的水晶廠之一,規模比較大,投入有幾千萬,機器也有上百臺。據老馮介紹,單單一個浦陽鎮,從事水晶生產的就有好幾萬人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就是生產水晶過程中產生的拋光粉,不同種類的水晶排出的拋光粉顏色也就不同,被污染的河流也就“花花綠綠”“五顏六色”了。
因為拋光粉是不溶于水的,其實只要安裝了沉淀池,把拋光粉沉淀掉,水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。“我們大型的水晶廠都是安裝了沉淀池的,但是一些小作坊并沒有安裝。”
另外,老馮說,前幾年大家的環保意識不夠,對河流的保護意識也不強,并不是所有的廠都安裝了沉淀池。“現在大家開始關注浦江,政府也開始大力整治了,一旦被查處后果是比較嚴重的,而且現在小作坊被取締,所以我認為偷排污水的情況會越來越少。”
無照小作坊為節約成本 基本都是直接排污
而自今年4月以來,“水晶之都”的浦江縣已取締了近萬戶無照小作坊。浦江環保局辦公室的戴主任表示:“浦江水晶加工的小作坊主,很大一部分是外來人口,他們的大量涌入對浦江生活污染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壓力,加上他們粗放型加工,沒有環保概念,導致了浦江的環境危機。”
浦江縣浦陽鎮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作坊老板王某,他告訴記者,自己的作坊是做“燙鉆”的,“就是貼在衣服上面的亮鉆水晶”。平時生產過程中拋光打出來的“拋光粉”是粉紅色的,因為作坊里面并沒有安裝沉淀池,所以這些拋光粉每次都是直接排到廠后面的河里。
那么,為什么小作坊里不安裝沉淀池呢?“這幾年水晶行業利潤越來越低,小作坊本身就沒什么賺頭,一個沉淀池起碼要幾萬塊。”王某說,“對于大中型水晶廠來說幾萬塊錢價格不高,可是對于我們本身盈利很低的小作坊來說,未免太不劃算了,所以一開始辦起來的時候大家就沒想過要安裝。”
記者了解到,目前,王某的小作坊已經被取締了。因為他不是本地人,所以上個月他已經離開了浦江。“附近的小作坊都拆掉了,很多人都回老家了。也有些小廠是考慮著幾家合并成一家大的,我的話還是決定轉行回老家做生意去了。”另外,王某向記者表示,除了考慮成本,缺乏環保意識也是當地小作坊主排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全面治理提升水質
將建園區統一管理水晶加工廠
家住浦江縣浦陽鎮金坑嶺的吳家勝告訴記者:“之前一到夏天,浦陽江就很臭,基本上行人都要繞道走的。但是今年夏天,尤其這段時間,水明顯比以前清澈了,好多人都愿意去浦陽江邊納涼了。”
浦江環保局辦公室的戴主任表示,浦陽江水質也已從劣五類升級為五類,并在今年1至8月的省內評價中保持優秀,而為了達到今天的成績,浦陽縣各部門也做出了不少努力。
戴主任告訴記者,從4月份整治至今,他們除了關停上萬家水晶加工小作坊外,還整治了建筑業等重點行業,并關閉了農村200多家畜禽養殖場,清理了河道的淤泥、垃圾等。接下來,剩下的小型水晶加工廠將進入“小上規”模式,引導他們進入水晶加工園區進行統一管理,產生的污水也將被統一處理。“目前,一個加工園已經做好了土地登記,另外有兩三個還在登記中,加工園的建設工作也將陸續進行。”
戴主任說,通過這次的整治,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萬外來人口離開了浦江,“相信接下來浦江水質會越來越好”。
(部分內容源自網絡,編輯:xiao)
秦泰盛
2013.9.10
- 上一篇: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與進展
- 下一篇:中國河流水污染嚴重 污染物排放量是承載量倍數
相關閱讀